close
闲云:最近看什么书?
老权:禁书。
闲云:既是禁书,你怎么能看?
老权:没有不能看,只有不想看。电视上不是说吗,我国正在全面建设什么小康型社会,要连几本禁书都没有,怎么配称小康?
闲云:这样可不和谐,人家政府千方百计要遮盖的东西,你倒好,千方百计扒出来看。
老权:其实不和谐早在人家千方百计遮盖的时候已经产生了,我现在千方百计扒出来看,恰恰是反不和谐。
闲云:人家禁,肯定有人家的道理。
老权:确切地说只有一部分道理。你禁个色情的、暴力的没问题,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应该嘛,但对于一些与你政见不合的,或者批判你几句的,你就一棒子把人打死,一禁了之,这样就有失公允了。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多元化的、集思广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嘛。当别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只剩你自个儿像个神经病似的叽哩呱啦囔个不停,这世界何其乏味,何其萧条,何其恐怖!
闲云:其实判断一个国家专制或民主,只需看其执政者如何对待不同政见、如何对待群众批判。
老权:我就搞不明白,一些所谓的禁书只不过说了些正常的人话,怎么就令执政者这么害怕这么反感?想来原因只有一个:执政者不是正常人。
闲云:你说了半天,究竟有哪些禁书?
老权:上网搜搜"当代大陆禁书"就有,虽只见书名不见内容,但见到书名也能猜个七七八八啦:《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延安的阴影》、《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文革受难者》、《庐山会议实录》、《毛泽东的晚年悲剧》、《被革命吞吃掉的儿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困境》、《思痛录》、《朝鲜战争揭秘》、《墓碑――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国的陷阱》、《雾锁中国》、《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中国农民调查》、《中国底层访谈录》、《林昭之死》、《往事何堪哀》、《反右派始末》……
闲云:好像都是关于社会反思的。
老权:文学方面的也有,王跃文《国画》、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梁晓声《九三断想》、余杰《铁磨铁》、阎连科《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书在当时由于编审"大意",成了漏网之鱼,出版发行后引起人民的"不良情绪",给执政者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乎立马遭禁,从此绝无再版矣。当然,也有在国外发行的,比如柏杨的《异域》、高行健的《灵山》、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些有"政治问题"的书纵使写得再好,也不可能进入咱们"夜郎国"的视野,咱们唯有望书名兴叹。
闲云:《国画》看过,《铁磨铁》看过,《往事关不如烟》当时也看过,这些书并没引起我什么"不良情绪"呀,相反,它们唤醒我沉醉已久的做人良知,激发我麻木多时的社会道义感。
老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封建大毒草"、"资产阶级情调"、"主题不健康"、"情节晦涩"、"影射某某领导人"、"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影响和谐"、"误导大众"……随便哪个屎盆子扣下来,都足以臭倒著作人一辈子。
闲云:……
老权:我这人有个癖好,你政府大大方方开放言论也就罢了,大家没当回事;然而你越禁我倒越感兴趣,越要想方设法看破你的神秘兮兮,看到底是你禁的有理,还是我反禁的有理。刚才只说到书籍,事实上,电影也是禁得相当严重的。
闲云:比如?
老权:1980年彭宁导的《苦恋》,1992年田壮壮导的《蓝风筝》,1993年陈凯歌导的《霸王别姬》,1994年张艺谋导的《活着》,1995年何建军导的《邮差》,1996年王朔导的《爸爸》,1997年贾樟柯导的《小武》,1998年吕乐导的《赵先生》,1999年姜文导的《鬼子来了》,2000年王小帅导的《十七岁的单车》……
闲云:被禁原因是?
老权:跟禁书大同小异,有的因为"贬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形象",有的因为"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的因为"崇洋媚外投靠外资",更有甚者,仅仅因为电影里头的一句"反动"台词!
闲云:不是吧,一句话的作用那么大啊?
老权:影片《苦恋》,讲的是一对侨居海外的画家夫妇在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毅然决定重返祖国的怀抱,他们的孩子也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呱呱落地。但这双爱国华侨却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尽迫害,他们的女儿从小也受尽歧视。男主人公在逃亡中冻馁而死,临死前在雪地上爬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女儿执意出国。在亲人试图挽留她的时候,她说了一句话――就因为这句话,整部电影被毙掉。
闲云:什么话?
老权:"你们爱祖国,可是祖国爱你们吗?"
闲云:说真的,这话很"人类",我不觉得有啥反动。
老权:唉,何苦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相当一部分的中国禁片,在国际上却颇受欢迎,且因其批判现实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水准获得大奖,如《蓝风筝》获第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最优秀女演员奖;《霸王别姬》获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活着》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及人道精神奖;《邮差》获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金虎奖"和"国际影评人奖";《爸爸》获第5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豹奖";《小武》获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亚的里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赵先生》获卢卡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泰国电影节银象奖;《鬼子来了》获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十七岁的单车》获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第38届台北金马影展11项提名……我真希望全国人民都来看看这些片子,然后开展一场全民投票表决――这些片子该不该禁?禁片子的人脑子进没进水?
闲云:还有个问题,不知中国政府对这些奖项承不承认?承认吧,为何又要禁,禁了优秀的岂不反衬自己的低劣?不承认吧,又好像浪费这些"扬我国威"的大好机会于心不甘。
老权:做国家难,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更难!我不得不重提《宪法》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可是,中国政府有气度包容公民的真自由么?我们分明看到某些人凌驾于宪法之上,这些人,好像蒋介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