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呆在宿舍里写美国社会与文化的论文,写得跟韩寒博客似的,嬉笑怒骂的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等写好后再把论文贴上。



2010 —2011 学年第2学期广东工业大学公选课平时作业

序号

姓名

课程名称

学院专业

提交时间

授课教师

 

 

美国社会与文化

 

 

冯英

题 目: 谈谈你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看法。

要 求:五号宋体,双面打印,字数不少于500字。

 分 数      

 

答:

一、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人没什么皇帝观念,谁侵犯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势必会强烈反抗,这是作为几千年封建文化统治下的中国人也能体会到的精神。不一定就意义非凡,理想与动机有多伟大。当英国的统治已经妨碍到美国人自身的利益扩张的时候,自然会有不满与抵制。倾茶事件,莱克星顿的枪声之类的事件都是点缀,换成倾油,倾香料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倾都是很自然的,不会变的是这场战争的发生。所以这场战争起因是简单而必然的。

一次不行就会有下一次,资产阶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心不会持之以恒而集权统治都是不长久的。再加上“海阔皇帝远”,美国人的反抗前期受到的镇压并不会太多,发展起来自然顺利。所以其胜利也是必然的。

说到底,我对这场战争的理解是,从美国人的角度来说,那就是英国人成了一个累赘,妨碍了美国人获取更大利益目标的实现,美国人要摆脱英国人统治,甩了这包袱。从英国人的角度来说,那就是造反。就是这么简单。至于革命这两个字,应该是中国人给的,谁也没消灭谁,革了谁的命?

二、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不一定就应该单纯地归为资产阶级革命,而应该复杂一些。美国人天生追求民主自由人权,再加上基督教的那种文化扩展力,美国人继承了不少英国人的绅士制度,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那种使命感,会把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代劳上帝落实到每一个人。

我想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南方种植园的黑奴制度多大程度地冒犯了北方资产阶级的利益扩张,美国人在南北战争的时候更多的口号应该是解放黑奴而非消灭奴隶制与奴隶主。

参考第一句话,我个人观点是并不能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中国人不相信上帝而存在一种自我利益保存至上的观念,认为不论大小历史事件都跟且只跟利益有关。但外国人可能不是这样思考的,他们做出许多事情,原因动机可能仅仅是为了信仰与道德观念,像美国人的慈善,与中国人的慈善相比就天差地别。一开始就认定这是资产阶级革命而完全用资产阶级革命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是不科学的,虽然这场战争的确算。

综上所述,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看法是这是场简单的战争,没必要给其贴上一个先入为主的标签,说是资产阶级革命,说成是人权运动也是可接受的。历史是应该拿来沉淀的,而不是加上包装。

纯属个人看法。






从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看中国大学的去行政化

导言:

说心里话,我从心底里是不想看这个标题标得这么大放在我这篇文章的头顶的,给人一看就像是标准的教授评职称用的,对我实在不尊重。首先开门见山,我从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中看到的是,中国大学的去行政化是不可行的,甚至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

 

中国的大学,一直都有一种政治目标政绩现象存在的。往大了说,大学是整个中央政府管理的,往小了说,大学是行政官员管理的。

 

一,地方统管

根据美国宪法,美国各个州的学校都是归各州管理,联邦政府不得利用中央权力去控制各州教育的发展,也不能直接管理任何学校,除了一些军事院校。建国两百多年后的1979年才建立起了一个无实权的教育部,还被里根总统要求废除。地方管理的优点是很明显的,最突出的一点是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而对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

从地方统管方面来看,中国教育部一个红头文件下来,各地的学校马上轰轰烈烈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地方失去自主性,做事头上总有一个上级,一个包袱,一双眼睛看着你,地方永远是中央的棋子,出错了责任又是地方自己担,选择国人最擅长的中庸与平庸之道是理所当然,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失去创造力与创新的兴趣也是应该的。

如中国大学的扩招,就是中央管理下的一个不合理的现象,各地方政府都清楚本地所需的人才数量与质量,却不得不超出当地负荷扩大招生,造成一大批质量不合格的市级大学甚至县级大学的出现,仅为完成教育部一个增加大学生数量的行政目标。再比如,广东自身的工业基础是薄弱的,大部分都是初级的制造业与轻工业,实际的人才需求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与管理人员。但广东的大学却经常出现些莫名其妙,眼高手低的专业,比如微电子学。这类专业的成本与难度之高,并不是每一间大学都可以承担的,却应了教育部的“目标”增强国家电子技术实力而各地春笋,其实就是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与徒然浪费。

依据上面所述,去处中央集中管理层面下的行政化,应该是很迫切的。但实际情况下,应该是社会的政治制度的改变先行,中国大学在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的行政关系有改变才是具备可能性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是中央一统的社会现实中,教育去中央行政化,显得突兀与不现实。还不如就保持中央行政化,反而在资金方面有保障。

 

二,教授治校

中国的大学管理层都是由行政官员管理的,我不极力否定行政官员们的学术水平,但是在对学术的热情与了解程度上,教授治校对提高大学整体风气,整体质量是必然的。

美国大学里教授经常与学生一起吃饭讨论反恐二十四小时或者越狱,甚至花花公子。中国大学里领导只会在学生面前道貌岸然作深邃状,一副长者看后生甚至君临天下的威严霸气。不是一排人扯拉一些桌子坐在台上念稿就是在一群人的“陪同”下“视察”学生。去行政化了,还有谁来实施中央教育部下放的红头文件?

美国高等教育的自由程度是出了名的,一些怪诞得不可思议的课题都有人去研究还有许多人的支持。在中国,学生是应该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本质工作是什么呢?就是考试不要挂科就行了,学没学懂不要紧,主要是不挂科,学生与教师就两头轻松了。其他的事件再去听听“被自愿”的辅导员开的“时事政治课”。课题,永远是只给你做论文标题用的。学生的本职是学习自己想认识的知识,然而自上而下是中国的特色,长辈总有理所当然的对后生的类似上帝的指示地位,经常下凡对学生做出神的指示。不听话的学生是有的,他们也会语重心长地辅导辅导,动用通知家里人,无法毕业这些条件,要不然辅导员也不能只当辅导员。

美国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是无为而治,经常有学生集会裸奔抗议,特别是公立学校,乱得跟三国似的。如果在中国去行政化的管理层了,教授也是学生出身,肯定能跟学生保持一致,如果让教授治校,那就是中国民国那段时期的景象,北大清华的学生上街隔三差五罢课上街游行,闹运动。那还得了,反了天了。中国22年前发生的事,就是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基于一个政府对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对社会言论,人民思想的控制是必然存在的,而大学生往往就是这些言论与思想的先行者,在一个学生出身的教授的治校方针下,将会是对大学生思想言论的不控制甚至开导。这种不控制,势必危及当局的统治地位,会对集权政府有很大的颠覆力。这是不合乎我们当代社会的规律的。如果真的很迫切要实施这个政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换上一个行政官员性质的教授。这一点就又中国特色了,从效率与成本来说是没必要,还不如就直接由行政官员来管理,起码在政治方针上还总能保持先进性与正确性。

 

总结

从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或者是政治体系,政策制度看中国在教育方面与在政治方面的所谓改革,往往是一叶遮目,盲人摸象的。单纯地看到美国的经济发达与大学生的数量,中国的认识是,我们如果像美国一样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理所当然经济就会像美国那样发达,所以我们的大学扩招了,现在也是尝到恶果了。往远了说,在肚子还没有喂饱,穿衣尚未穿暖的情况下,钢铁产量要赶英超美,认为只要钢铁产量上去了,我们的经济,文化(不包括政治,应为政治已被认为是远远领先世界)就会一气呵成,发起大跃进时代的砍树林拆床架搭高炉炼废铁的运动,实在是太不可思议。

中国社会的决策者们,就好比是比目鱼,眼睛是永远是望着上方而总是不了解一个现实:他们是贴着地面在游的。因为眼睛从来不往下看,拼命想往上游是徒劳的,他们往往没有了解到自身畸形的事实,看到鲨鱼的尾鳍,马上抄过来接在自己身上,给安排一个名称,称为“比目鱼特色的鲨鱼尾鳍”。看到螃蟹的钳子也抄过来接在自己身上,如此反反复复以后。除了那只往上看的眼睛之外,其他部分是越来越畸形。

中国大学的去行政化,是不合时宜不合潮流不可能长久的政策。虽然迫于社会压力,教改是一定要实施且一定要做出些结果的,但并不应该是这方面。可以在其他方面努力或者就不改变而对外宣称已做重大改革也是可行的方法。中国社会现在浮躁的很,中华民族轻飘飘的很,反倒是时间能沉淀一切,改变一切。对中国社会现如今的各种不合理,理应是要看开些,一切都会改变,仅是时间问题,未来一定更美好。但作为一个活在现实中的人,我们只能活在当下,只有在思想上偶尔才能活在未来。认清当下,接受当下,对当下使用自己的发言权才是动手能及的。不必做未来会更好的自我陶醉,就像我们已经看清共产社会仅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